第四百八十八章:第一个杀手锏(1 / 2)

唐朝贵公子 !

李世民打开了密奏,细细一看,却是皱眉,一头雾水的样子。

随即,他继续盯着密奏,陷入了深思。

良久之后,李世民依旧还是锁着眉头,一言不发。

最后,他叹了口气,走到了宫灯前,取下了罩子,将这密奏搁在了烛火上,那烛火随即燃烧了密奏,等密奏上烧起火之后,他才将这剩下依旧还在燃烧的密奏丢到了一旁的炭盆。

李世民回过身,看着小心翼翼站在一旁的张千,道:“找个空去告诉陈正泰,就说……他所奏的事,朕准了。”

张千也是一头雾水,只是他又不敢多问,这天下,只有陛下知道密奏的内容,而到底准了什么,怕也只有天知道了。

张千只有点头的份:“奴遵旨。”

李世民随即笑了笑:“这个家伙啊……还真是胆大包天,敢提这样的要求。不过……挺有趣,朕也该解决这心腹大患了。总不能一直搁着……对啦,张千,过几日,命天策军换防宫中吧,让他们到内城来,就驻扎在太极宫附近,夜宿宫中,以防不测。”

张千一听,顿时汗毛竖起。

这突如其来的调令,一定会引起天下人的猜测。

而且……显然陛下是有意为之,是打算要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否则……怎么会突然有此举动?

李世民沉吟道:“明日召李靖入宫,再添上秦琼和程咬金二人吧。”

“喏。”

李世民道:“正午的时候,见一见房玄龄,杜如晦……”

他说到杜如晦时……颇有些犹豫,最后摇摇头道:“令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来吧,就说……朕赐他们午膳。”

张千已经听的心惊肉跳。

被召的人,无一不是李世民的心腹之人。

而且……即便是心腹,也是有区别的,譬如杜如晦,按理来说是极受陛下信任的,可依旧被排除在外。

至于当初许多的秦王府旧人,居然也没有被请的资格,能被请的,除了秦琼和程咬金,竟还有李靖,这倒是奇怪了,当初玄武门之变,李靖并没有出多少力,让人一度怀疑他与李建成有所勾结。可陛下最信得过的竟是他……

只是这些人事上的调遣,自然有李世民的理由,关于这一点,张千绝对是不敢多说什么的。

李世民而后笑了笑道:“其实……你也不必过于紧张……朕不过是防范于未然而已,你不要猜疑。”

张千心里想,奴哪里敢不多想啊,这动静……可比陛下跑去殿中龙颜大怒还让人心悸了。

看这事儿,势必是和陈正泰的那份密奏有关的,只是密奏之中到底写着什么,张千却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了。

不过张千有自己的生存之道,既然想不出,那就索性什么都不想,乖乖地作壁上观了!

好好地学习一下陈正泰的经验,也是稳妥的嘛。

…………

陈正泰这一日,起的出奇的早,亲到了天策军大营,天策军上下,已是奉旨预备换防,他们一个个穿着簇新的甲胄,斗志昂然,即便是成了天策军,依旧日夜操练。

这在其他军中是不多见的。

其实这个时代的军队,十分随意。

因为不能对每一个士兵都做到监控,而且军官渎职,也是常见的问题,所以……许多军队的士兵,平日里说不定就回家了,直到操练时才出现,而操练又因为平日里大家给养不足,所以素来是松松垮垮的,即便是一些严厉的将领,也不得不对将士们表现出抚恤之情,大家意思意思也就是了。

体力活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敌人,没有充分的营养,就没办法做到体力充沛,而这体力,和蛋白质是息息相关的,说穿了,你得用肉去养兵。

而肉这玩意,则最是糟蹋粮食……在这个粮食不足的时代,吃肉是一件奢侈的事。

朝廷也不可能敞开了让将士们胡吃海喝,若是在体力不足的情况之下进行操练,那么非但不会提高战斗力,反而对于战斗力是有极大损害的。

一方面,是将士们体力不支,却进行严酷的操练,势必出现大量昏厥甚至猝死的情况,甚至还可能落下残疾。另一方面,将士们在这种情况之下也会叫苦连天,军中会容易滋生大量的怨言。

而这一点,在天策军显然是完全没有的,这里的人,体魄越练越强,每一个身子孱弱的人,进了大营,每日按时作息,日夜操练,摄入充足的营养,这简直就是完美的健身之旅。

以至于,每一个人的双目都极有神,且斗志昂扬,穿戴着数十斤的甲胄,也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负重。

陈正泰下达了军令,而后众人称喏,接着便大军开拔。

浩浩荡荡的新军,直接进入长安城,列着整齐的队伍,径直往太极门驻扎。

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引发了许多的猜疑。

而最完美之处就在于,而今乃是太子监国,大臣们去问太子,太子两眼一抹黑,孤不知道啊,问父皇去。

而他的那位父皇……自然大家没地方去问的,毕竟陛下现在正在养病,在后宫之中,哪个大臣不怕死地敢闯进那里去?

于是乎……一群大臣被这父子二人像踢着的皮球一般,耍弄了半天,也没有丝毫的头绪。

……

当然,现在长安城的人,一门心思只想着挣钱,最吸引眼球的,便是那精瓶的第四批货运来了。

无数人排起长队之后,却是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。

这一次的货很多,非常的充裕。

至少比第三批还要多一倍以上。

当然……现在想要求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,许多人已经尝到了甜头,七贯钱变成接近二十贯了,没错,现在的市价,已经隐隐有突破二十贯的迹象。

现在已经不只是有人去盯着那新货,便是旧货的市场,也是热闹非凡,不少专门收购精瓷的店铺已经开起来,往往收购的价格会比市价低一些,譬如现在的行家大抵是在十九贯七八百文上下,而店铺里只十九贯收,若不是急等着钱用的,往往不肯来店铺里来,宁愿寻其他的买主。

这就是甜头啊,当初也有人十四五贯收了二手货,结果这精瓷居然涨到了接近二十贯,一个月功夫,直接大赚一笔。

世上还有比这更好赚的钱吗?

人的贪欲是无穷的。

起初的时候,肯定有人觉得这有些不正常,可看周遭的人都挣了钱,这个时候,自然就坐不住了,也开始动了心思。

不只是寻常的富户,便是那些世族,也越发的焦虑了。

有人想要虎瓶,朝思暮想。

也要人觉得自己手上的欠条,一直放着,这不是等着贬值吗?

随着铜矿的发掘,以金铜为储备金的时代里,陈家发出去的欠条,自然也就越来越多,这么多的欠条流通于世面,通货膨胀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。